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国产精品99久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看片-国产精品99久久-国产精品999在线

關于我們

上海律師咨詢團隊
上海律師網(wǎng)是富譽律師事務所旗下的專業(yè)法律服務平臺,自2000年起便開始為廣大客戶提供法律服務。我們的團隊由近200名經(jīng)驗豐富的律師組成,他們覆蓋了各個法律領域,平均執(zhí)業(yè)經(jīng)驗超過5年,其中70%以上擁有法律碩士學位。 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們始終堅持專業(yè)化、規(guī)?;⑵放苹蛧H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成功地為成千上萬的客戶提供了高質(zhì)量的法律服務,并成功處理了上萬起各類復雜的法律糾紛案件,包括一些具有重大...

律師團隊

上海律師咨詢

律師團隊

上海律師咨詢

開庭辯護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榮譽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huán)境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huán)境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huán)境

法律專題

主頁 > 訴訟律師 > 法律專題 >

第一百零四條 武裝叛亂、暴亂罪

時間:2021-03-01 10:42 點擊: 關鍵詞:上海暴亂罪律師

  條文內(nèi)容

  第一百零四條 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quán)利。

  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罪名精析

  釋義闡明

  本條是關于武裝叛亂、暴亂罪及其處罰的規(guī)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對武裝叛亂、暴亂罪的處罰規(guī)定。武裝叛亂,是指采取武裝對抗的形式,以投靠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為背景,或者意圖投靠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而反叛國家和政府的行為。武裝暴亂,是指采取武裝的形式,與國家和政府進行對抗的行為。根據(jù)本款規(guī)定,武裝叛亂、暴亂罪具有以下特征:

  1.構(gòu)成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都必須具有實施了“組織、策劃、實施”的具體行為。其中,本條規(guī)定的“組織、策劃、實施”的基本含義與本法第一百零三條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故不再贅述。

  3.必須是具有“武裝”性質(zhì)。所謂“武裝”,是指叛亂者或者暴亂者在實施犯罪行為中,攜帶或使用了槍、炮等武器,與國家和政府進行對抗。如果行為人沒有攜帶或使用武器,只是使用一般性的暴力,如扔石塊等,則不能構(gòu)成武裝叛亂、暴亂罪。武裝叛亂行為與武裝暴亂行為的主要區(qū)別,就是在于行為人是否以境外組織或者境外敵對勢力為背景。如果行為人的目的是投靠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而與國家和政府進行武裝對抗的,就是武裝叛亂;如果行為人沒有上述意圖和目的,只是直接與國家和政府武裝對抗的,則是武裝暴亂。當然,在武裝暴亂的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可能也會與境外的一些敵對勢力相勾結(jié),但其叛亂活動主要是針對政府;而武裝叛亂,犯罪分子的主要目的是投靠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

  根據(jù)本款規(guī)定,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武裝暴亂的,對其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quán)利。同時,根據(jù)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構(gòu)成本罪,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構(gòu)成本罪,還可以并處沒收財產(chǎn)。

  第二款是對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處罰規(guī)定。

  這里所說的“策動”,是指策劃鼓動他人進行某項活動的行為; “ 脅迫 ” ,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威脅、強迫他人實施某種行為; “ 收買 ” ,是指以金錢、財物或者其他物質(zhì)利益誘使他人進行某項行為; “ 勾引 ” ,是指引誘他人進行某項行為。 “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是指在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從事公務的人員。根據(jù)本款的規(guī)定,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構(gòu)成要件

  一、概念

  武裝叛亂、暴亂罪,是指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行為。

  二、犯罪構(gòu)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安全即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quán)和社會主義制度。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行為。所謂組織,是指為武裝叛亂、暴亂而安排分散的人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所謂策劃,是指為武裝叛亂、暴亂而暗中密謀、籌劃,實際上是處于一切種罪預備狀態(tài)。所謂實施,是指已經(jīng)著手,正式開始實行武裝叛亂、暴亂的活動。兩者行為特征區(qū)別是,一個是武裝叛亂,一個是武裝暴亂。所謂武裝叛亂,是指行為人使用槍炮或其他軍事武器、裝備等武裝形式,以投靠或意圖投靠境外的組織或敵對勢力而公開進行反叛國家和政府的行為。武裝叛亂并不完全等同于持械聚眾叛亂。所謂武裝暴亂,是指行為人采取武裝形式如攜帶或使用槍炮或其他武器進行殺人放火、破壞道路橋梁、搶劫檔案、軍火或其他設施、物資,破壞社會秩序等,與國家進行對抗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沒有攜帶、使用武器,只是使用棍棒、石塊等一般暴力時,則不宜作武裝暴亂對待。從兩罪行為看,都是使用武器與政府發(fā)生武裝沖突,但不排除在某些情況下武器尚未來得及被使用,或者沒有使用武器犯罪即被制止,因此,如果行為人攜帶武器進行叛亂或暴亂活動,而不管其是否實際使用,都不會影響武裝叛亂罪或武裝暴亂罪的構(gòu)成。

  武裝叛亂與武裝暴亂的區(qū)別主要是,行為人是否以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為背景。武裝叛亂是投靠或意圖投靠境外組織或境外敵對勢力,具有投敵叛變之性質(zhì),這是犯罪分子的主要傾向;而武裝暴亂只是發(fā)生在境內(nèi)直接同國家和政府對抗,而沒有投靠境外的意圖或聯(lián)系。雖然武裝暴亂犯罪的過程中也不排除犯罪人可能會與境外組織、敵對勢力相勾結(jié),進行某種聯(lián)系,但其暴力騷亂活動主要鋒芒是針對著國家和政府。

  本罪是行為犯,只要有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暴亂的行為,不論是否得逞,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均構(gòu)成犯罪。

  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的,構(gòu)成武裝叛亂罪;組織、策劃、實施武裝暴亂的,構(gòu)成武裝暴亂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gòu)成本罪。中國人、外國人、無國籍人都可能成為這兩種犯罪的主體。進行武裝叛亂或武裝暴亂的犯罪,實踐中往往是多人或眾人所為,例如某種組織或集團所為,單個人是不可能進行這兩種犯罪活動;個人如果具有這種行為的,應依本法的其他有關條文定罪處刑。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且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目的。

  認定要義

  一、本罪與一般群眾鬧事的區(qū)別

  本罪的行為人以破壞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quán)、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而一般群眾鬧事則是由于對黨和國家的政策不了解,或者有關部門對某些問題處理不當,引起矛盾激化,但不具有危害政權(quán)的目的。有的群眾事中也有沖擊國家機關、毆打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毀壞公共財物等行為,但不屬于振亂或者暴亂的性質(zhì)。此外,構(gòu)成武裝叛亂、暴亂罪必須采取武裝形式,即攜帶或者使用了槍、炮等武器,與國家和政府進行對抗。如果行為人沒有攜帶或者使用武器,只是使用一般性的暴力,如扔石塊等,則不能構(gòu)成武裝叛亂、暴亂罪。

  二、一罪與數(shù)罪的界限

  在武裝叛亂、暴亂的過程中,行為人往往同時實施殺人、傷害、爆炸、放火、搶劫等行為。但這些行為已包含于武裝叛亂、暴亂的行為之中,屬于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處罰,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

  三、選擇性罪名的適用

  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了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其中一種行為就構(gòu)成本罪:實施了兩種行為的。仍為一罪,不實行并罰。量刑時可作參考。

  定罪標準

  量刑標準

  根據(jù)本條第1款規(guī)定,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quán)利。

  根據(jù)本法第56條和第113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quán)利,可以并處沒收財產(chǎn)。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

  本條第2款規(guī)定,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基于犯罪對象的特殊性,本法將其規(guī)定為法定從重處罰情節(jié)。這里的策動,是通過策劃、鼓動,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行為。脅迫,是指威脅、強迫或者控制他人參與犯罪活動;勾引,是指利用名利、地位、色情等手段,引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行為。收買,是指用金錢、物質(zhì)或其他利益籠絡人心,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行為。

  根據(jù)本法第106條規(guī)定,與境外機構(gòu)、組織、個人相勾結(jié)實施武裝叛亂罪或武裝暴亂罪的,依本法第104條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司法機關在適用《刑法》第104條、第106條、第113條規(guī)定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本罪規(guī)定了三個檔次的法定刑,要根據(jù)不同情況,正確適用。“首要分子”,是指組織、策劃、指揮武裝叛亂、暴亂的犯罪分子;“罪行重大的”,是指在實施武裝叛亂、暴亂的過程中,進行了殺人、傷害、放火、爆炸、搶劫等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的;“積極參加的”,是指聽從首要分子的組織、策劃,表現(xiàn)積極,但尚不夠罪行重大的;“其他參加的”,是指被裹挾參加,表現(xiàn)被動、消極的。

  2.嚴格掌握死刑的適用條件。犯武裝叛亂、暴亂罪,判處死刑,必須是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jié)特別惡劣。如果整個武裝叛亂、暴亂危害特別嚴重,如造成多人死傷、大面積的建筑物遭受嚴重破壞,國家財產(chǎn)遭受特別嚴重損失的;或者情節(jié)特別惡劣,如在叛亂、暴亂過程中手段殘忍,燒死、吊死他人等,對組織者、策劃者和具體實施者,則“可以”判處死刑,而不是“處死刑”。

  3.正確理解和適用《刑法》第104條第2款關于從重處罰的規(guī)定。按照本款規(guī)定,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從重處罰。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其實都是教唆行為。因此,本款規(guī)定是對教唆他人武裝叛亂、暴亂的規(guī)定。如果教唆一般人進行武裝叛亂或暴亂,按照教唆者所起的作用、所處的地位處罰;如果教唆的是特殊人員,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危害性更大,因此,應當從重處罰,即分別不同情況,在《刑法》第104條規(guī)定的三個檔次的法定刑幅度內(nèi),從重處罰。

  證據(jù)規(guī)格

  第一百零四條 證據(jù)規(guī)格

  武裝叛亂、暴亂罪

  一、犯罪主體公訴證據(jù)標準

  (一)證明自然人犯罪主體的公訴證據(jù)標準

  1.個人身份證據(jù)

  (1)居民身份證、臨時居住證、工作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nèi)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以及邊民證

  (2)戶口簿、微機戶口卡或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證明等

  (3)個人履歷表或入學、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記表

  (4)醫(yī)院出生證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

  (6)有關人員(如親屬、鄰居等)關于犯罪嫌疑、被告人情況的證言

  通過以上證據(jù)證明:自然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居民身份證號碼、民族、籍貫、出生地、職業(yè)、住所地等情況。

  2.前科證據(jù)

  (1)刑事判決書、裁定書

  (2)釋放證明書、假釋證明書

  (3)不起訴決定書

  (4)行政處罰決定書

  (5)其他證明材料

  3.收集、審查、判斷自然人犯罪主體證據(jù)需要注意的問題

  (1)居民身份證、工作證等身份證明文件的核實對居民身份證、臨時居住證、工作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nèi)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以及邊民證的真實性存在疑問,如有其他證據(jù)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實情況的,可根據(jù)其他證據(jù)予以證明,現(xiàn)有證據(jù)無法證明的,應向證明身份文件上標明的原出具機關予以核實,原機關已撤銷或者變更導致無法核實的,應向有權(quán)主管機關核查,經(jīng)核查證明材料不真實的,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原用人單位調(diào)取證據(j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實姓名、住址無法查清的,應按其綽號或自報情況起訴,并在起訴書中注明,被告人自報姓名可能造成損害他人名譽、敗壞道德風俗等不良影響的,可以對被告人進行編號并按編號制作起訴書,同時在起訴書中附具被告人的照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為公安機關提取的法定書證(戶口簿、身份證等)所記載的個人情況不真實,但沒有證據(jù)證明的,應以法定書證為準。

  (2)對于年齡有爭議的,一般以戶籍登記文件為準,出生原始記錄證明戶籍登記確有錯誤的,可以根據(jù)原始記錄等有效證據(jù)予以認定,對年齡有爭議,又缺乏證據(jù)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骨齡鑒定法”,并結(jié)合其他證據(jù)予以認定,其他證據(jù)包括: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生時間、年齡的證言,如接生人、鄰居、親友等,個人履歷表或入學、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記表中有關年齡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等。

  (3)通過上述證據(jù)的收集和固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為時系年滿十六周歲,(或十四周歲,如果罪行嚴重可能判處死刑的要收集其行為時是否年滿十八周歲)、具有相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符合犯罪的主體要件。

  (4)司法實踐中,經(jīng)常發(fā)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親友通過偽造、變造身份證明以減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年齡的情況,可能影響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的認定,對此要努力收集上述各項證據(jù),由此判明其真實年齡,同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身份證明上是否有涂改的痕跡,必要時進行文證痕跡鑒定以甄別真?zhèn)巍?/span>

  4.國籍的認定

  審查起訴犯罪案件時,應當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國籍,外國人的國籍,以其入境時的有效證件證明,對于沒有護照的,可根據(jù)邊民證認定其國籍,此外,根據(jù)有關國家有權(quán)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材料,(同時附有我國司法機關的《委托函》或者能夠證明該證據(jù)取證合法的證明材料)也可以認定其國籍,國籍不明的,可商請我國出入境管理部門或者我國駐外使領館予以協(xié)助查明,無法查明國籍的,以無國籍人論,無國籍人按外國人對待。

  5.刑事責任能力的確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言行舉止反映其可能患有精神性疾病的,應當盡量收集能夠證明其精神狀況的證據(jù),證人證言可作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能力的證據(jù)經(jīng)查,不能排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精神性疾病可能性的,應當作司法精神病鑒定。

  二、犯罪客體公訴證據(jù)標準

  犯罪客體公訴證據(jù),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兩個主要部分:

  (一)法律依據(jù)方面的證據(jù)

  法律保護此種社會關系不受非法侵害一般通過立法明文的方式予以規(guī)定,在我國有兩種主要方法:

  1.刑法明文保護、禁止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

  2.通過其他法律中關于“法律責任”,部分達到與刑法的必要銜接,如海關法、公司法等

  (二)侵害行為方面的證據(jù)

  行為人實施侵害行為方面的證據(jù)主要包括犯罪行為、危害結(jié)果、因果關系三個方面由于此種證據(jù)與犯罪客觀方面的證據(jù)相重疊,且千差萬別,此處不予細述

  通過上述證據(jù),證明行為人實施了危害特定社會關系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并達到了應受刑罰懲罰的程度

  實踐中要注意,犯罪客體證據(jù)主要通過犯罪客觀方面的證據(jù)予以說明,但是從邏輯上兩者是一種包容關系,不應將兩者簡單等同。

  三、犯罪主觀方面公訴證據(jù)標準

  犯罪主觀方面是犯罪主體實施犯罪行為時對危害行為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結(jié)果以及危害行為與危害結(jié)果的因果關系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犯罪主觀方面包括故意與過失

  (一)認定犯罪主觀方面的一般方法

  司法實踐中,認定犯罪主觀方面,主要通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證人證言、現(xiàn)場勘驗檢查筆錄等證據(jù)予以綜合認定,從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知能力對犯罪環(huán)境、目標的選擇等方面做出綜合評價,犯罪主觀方面,是司法人員應用“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認識規(guī)律,對行為人主觀心態(tài)做出的法律評價,犯罪主觀方面直接影響著犯罪行為是否成立、犯罪行為的性質(zhì)劃分、刑罰處罰的檔次,由于它主要來源于司法認知,且無明確的證明標準,使犯罪主觀方面的認定一直是困擾司法工作的難點,單純依據(j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認定犯罪主觀方面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近年來,伴隨著打擊犯罪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才逐漸出現(xiàn)了關于犯罪主觀方面認定的有關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通過的《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對于非法收購的“明知”,的認定規(guī)定了客觀標準,使犯罪主觀方面的認定有了客觀依據(jù)

  (二)認定犯罪主觀方面的原則

  在認定主觀方面過程中,要堅持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1.證明主觀方面的內(nèi)容必須具有連貫性

  要以“證據(jù)證明的案件的起因、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局”,來認定故意、過失和意外事件尤其對于共同犯罪案件,要結(jié)合行為人的分工、實施的具體行為等,正確認定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界定組織領導者、首要分子、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等。

  2.對于主觀方面的認識標準應堅持主客觀相統(tǒng)一

  對于犯罪主觀方面的認識,是一個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認識過程,主觀認知內(nèi)容,應當有相應的證據(jù)予以支持和說明,避免主觀歸罪,也要防止客觀歸罪。

  四、影響定罪量刑情節(jié)的公訴證據(jù)標準

  (一)法定情節(jié)

  1.證明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

  (2)能夠證明被教唆人未滿十八周歲的相關證據(jù)

  (3)證明被教唆人是否實施了被教唆之罪的相關證據(jù)

  2.證明累犯的證據(jù)

  (1)行為人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刑事判決書、裁定書、釋放證明、假釋證明、保外就醫(yī)證明、監(jiān)外執(zhí)行證明、赦免證明等

  (2)行為人因涉嫌故意犯罪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事實

  3.證明中止犯罪.且造成損害后果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

  (4)鑒定意見等

  3.證明中止犯罪.且沒有造成損害后果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

  (4)鑒定意見等

  4.證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證據(jù)

  戶籍資料,與證明年齡有關的證人證言、書證等

  5.證明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后果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

  6.證明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后果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

  (4)鑒定意見等

  7.證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首次供述等案發(fā)材料

  (2)有關檢舉揭發(fā)材料及其他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重大貢獻的相關證據(jù)等

  8.證明從犯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等

  9.證明自首且犯罪較輕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首次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證人證言

  (4)證明犯罪結(jié)果的鑒定意見等

  10.證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證據(jù)

  精神病鑒定意見及相關證人證言等

  11.證明犯罪未遂的證據(j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目擊證人證言

  (4)查獲的作案工具

第一百零四條 武裝叛亂、暴亂罪 http://www.ihqwjdo.cn/zhuanti/3951.html
以上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quán)屬信息,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